“上山下鄉”曾是很多人的目標,然后又變成了很多人的回憶?,F在這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思潮又在“高大上”的電商企業間流行開來。如“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老鄉見老鄉,購物去當當”;“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
這些標語已經成功將“農機化肥種子,移動聯通話費以及計劃生育”等標語從墻上擠下,成為三四線城市或者是城鄉地區常見的標語。這表明五六線城市已經成為電商今后的焦點,不過誰能笑到最后,就要看誰會當“老師”。
京東淘寶下鄉“刷墻”(圖片來自新浪)
農村真能擔起電商未來?
城市一直都是電商爭奪的焦點,因為這里不僅有穩定的消費人群,良好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廉價勞動力和高端人才的聚集,這為電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相比較而言,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除了有人之外,其他地方都難與一二線城市相提并論。不過,上述輪調已經過時?,F在的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已經成為京東,淘寶等電商眼中未曾開發寶地。
因為一二線城市的互聯網紅利正在消失。首先基礎設施方面,即隨著互聯網逐漸下行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電商所遇到的互聯網技術障礙已經不復存在。據CNCC最新的報告則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占比為27.9%,規模達到1.65 億,相比2012年略有提升,增加約908萬人。最近半年,農村網民規模的增長速度為5.8%,略高于城鎮。
其次,城鄉收入差距縮小。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4年下降,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3.03:1。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9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3%,高出GDP實際增速1.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個百分點。
這些改變帶來的直接結果時,農村地區消費能力的釋放。據阿里巴巴發布的數據顯示,縣域地區網民一年人均網購54次,遠遠超過了一二線城市的39次。這也意味著,他們平均每周網購超過一次。同時在2012年,縣域地區共有超過3000萬人上淘寶購物,花費達179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87%。平均每個人網購花費近6000元,這比一二線城市居民的支出足足多1000多元。這些對于京東、淘寶以及當當等電商看來農村就像是一塊未曾開發的寶地。
所以,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對于電商來講,無論從市場容量以及市場規模來看都足以擔起電商未來。
京東淘寶下鄉“刷墻”(圖片來自新浪)
成敗關鍵是接地氣
電商熱衷去農村刷墻,其實就是一種最樸實的廣告形式。僅憑幾句廣告語能做的也就是讓人知道你叫什么,并不能讓人知道你能干什么。所以說京東,淘寶等在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喊口號之后,最需要的是以實際行動去拉近與用戶的距離,特別是農村用戶。
電商進入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最常說的是物流問題,因為這關系到用戶的購物體驗。從目前電商的表現上看也都已經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并且付諸于行動。如京東計劃加入由農業部牽頭的“信息進村入戶”項目,并計劃在2014年內陸續對接全國1萬家左右的農村信息服務站,將其作為網絡代購點,以及農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點。阿里巴巴方面,除了組建自己的菜鳥物流之外,還與中國郵政進行了合作,欲借到郵政的服務網絡來解決自己物流短板的問題。
其實相比較物流這一基礎設施來講,如何給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的人們帶來更為簡單快速的購物體驗才是最重要的,簡單的說就是接地氣?,F在電商的購物網站的購物環節和支付環節都比較繁瑣,比如,瀏覽手機等商品時,需要下探三至四個頁面才能完成,購物過程中支持貨到付款的商品或者是地區過少等。如果,京東、淘寶等電商能夠簡化這些流程,做到一鍵購物,貨到付款,然后再配合物流,這想不成功都難。
最后想要說的是,相比較刷墻而言,電商接機向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用戶推廣互聯網知識,以及網上開店等,還能收獲得意想不到效果。
皖ICP備07000234號-1 版權所有:安徽省新思路廣告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龍崗靜安新城睿園別墅S1-102 技術支持:商羽網絡
聯系電話:0551-66675555/13705603939/0551-64328844